老师 足交 沂蒙百崮:八岐山脉西山——郭老崮(临朐县五井镇)
文/图 陈永杰老师 足交
郭老崮北侧
广义的临朐八岐山脉总面积约6闲居公里,包括南山、北山和西山,其中西山自南至北瓜代由天井岭、郭老崮、文状山等山岭构成。
郭老崮为八岐山脉西山群峰之一,位于临朐县五井镇政府驻地西北6公里,天井村北,花坛河村西北,南连天井岭、云台山,北接文状山、富春山(古称棺材山),为临朐县、青州市界山。郭老崮为隔邻群山最岑岭,海拔608米,领域袒护11.2闲居公里,崮体为石灰岩结构。原称“锅落崮”,因顶部似圆形大锅而得名(《青州市地名志》,1992)。后村民习称“郭老崮”,定名原因为依主东谈主姓氏(《临朐县志》,1991)。相传清康熙年间一仲秋之夜,冯阁老(清初名臣冯溥)在冯家花坛赏月时,山映园中,遂派东谈主查访,得知此山,嫌“锅落崮”别称瞻念,更称“阁老崮”(《青州市地名志》),《临朐续志》(民国)、《花坛河村志》(2019)等即称“阁老崮”。因蒙阴县野店镇有一崮名为“阁老崮”,为幸免重名,本文遴荐《临朐县志》(1991,第134页)、《青州市地名志》(1992,第367、458页)等志的说法,称“郭老崮”。
本年五至八月份,先后攀缘了南太平崮、北太平崮、八岐山,8月31日,第四次赶赴临朐,慕名而登郭老崮。此次同业者有同学老田偏执家属,共三东谈主。按照高德舆图导航,在五井镇境内左转右拐,沿途上坡,临了车子准确停在郭老崮主峰南侧约200米的环山路拐弯处。昂首仰望郭老崮,崮端浑圆,耸入云霄,顿生压抑之感。
东南侧
南侧
郭老崮基本呈南北走向,主峰突显,笔陡的崮体越过基座20余米,四周峭壁峭壁,唯有东南侧有一条野径可攀援而上。从土路西侧沿近乎60°的陡坡攀缘而上,穿过松林,来到郭老崮、天井岭间的山脊上。
郭老崮正南不足500米处即是天井岭,山不起眼,隔邻历史文化遗迹却不少。天井岭位于天井村西北,据《临朐村镇志略·五井卷》等纪录,天井岭海拔542米,上有千年古槐1株,树旁原有山神庙,后倾圮。翻新开放后,在树下复建财神庙,对古槐遴荐保护性次第,现枝繁叶茂。村南300米,有战国都长城炊火台古迹,被文物处罚部门定名为天井古古迹。天井岭上有都长城古迹天井关,经此有通往青州、淄川的古谈——曼萨古谈,是青、淄、朐三地往复的紧要通谈。其中天井岭段原用青石板铺砌,总长3.5公里,清乾隆年间,经3次修建而成。天井村东有眼古井,水清甘冽不枯,井边有石拱桥,碑文载为聚龙桥,建于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于今坚固竣工。村华夏有建于清嘉庆年间的菩萨庙、蚕姑庙,庙前有古柏。庙于1997年打消,古柏已经挺拔郁葱。
沿山脊北行,历程一组巨石老师 足交,迂折至崮东南侧坳处,很远就望见寨墙上似有一豁口,以为是寨门,到了跟前,发现并不是。我知悉了一下,寨墙之下崖壁上岩面凹凸抵挡,可借助手捏脚蹬,寨墙之上南侧有坍弛,可从此上钻至崮顶。我先尝试了一下,得胜登顶,老田夫妻速即效仿,也得胜登顶!上到崮顶,发现所在位置是崮顶最东端的一处哨所类开垦。
郭老崮为临朐、青州界山,附近群峰连绵,东面的八岐山、太平崮、寨子崮等,更是临朐少有的当然瞻念光台。郭老崮海拔608米,是八岐山脉群峰中的最岑岭。在地质年代的震旦系至奥陶系(距今约6亿年至4.5亿年),骈邑八岐山脉一带本是海,处在一处汪洋之中,山岭出露在海平面上,故有“郭老崮上挂淤柴”和“郭老崮上挂铁锚”等陈旧外传。亿万年后的今天,最终酿成了群峰竞秀的壮丽景瞻念。
崮顶峭壁
崮顶围墙
郭老崮偏执隔邻自古即为交通要谈及战术要地。南约500米的天井岭是已往临朐通往青州、淄博的紧要通谈,如今在山顶已经还能看到“曼萨古谈”的陈迹。崮北有古临朐骈邑通古博山颜神的古路,古曰“骈颜路”,又称“都鲁古谈”。
郭老崮山体浑圆,顶部平坦,四周峭壁,仅有一径可登顶,真可谓“一夫怒临关,百万未可傍”。《民国临朐续志》纪录:“阁老崮,在钓鱼台南五里。山势笔陡,可避乱。”1941至1943年,匪徒、汉奸、伪军中队长“闫板子”(闫守强)盘踞郭老崮、黄龙崮等山巅,欺骗险要地势,占山作乱,为害一方。中共场所武装屡次进行打击,未能透彻剿灭。1944年鲁中军区对这一带敌东谈主发起冬季攻势,以自若五井、冶源等地。为调和军队动作,临朐县委于10月4日在五井区天井村召开军事会议和誓师大会,当地抗日部队积极反映。益都县仰天区委布告孙向群指挥区中队和民兵从东南侧向伪军发起报复。紧要之前,派东谈主向伪军喊话,宣传抗日政策,对敌东谈主进行劝降。见敌东谈主无降服之意,在机枪掩护下,仰天区中队冒着敌东谈主弹雨,冲向盗窟。接近寨墙时发起好坏报复,寨墙被灵通一个缺口,战士们赶快冲进盗窟,伪军相背不住,跑的跑,逃的逃,来不足跑的束手就擒。伪军中队长闫守强和小队长张玉和逃遁时,被邻村民兵击毙。战士、人人烧掉了郭老崮上的伪军盗窟和八岐山上的其他据点。此次斗殴史称“郭(阁)老崮斗殴”
hongkongdoll face郭老崮盗窟建于清末民初,郭老崮斗殴后,盗窟部分古迹残存。围墙周长70余米、高3米、宽2米傍边。寨内有石屋数间,最大者20余闲居米。崮顶东南、西南各有一条小径,进口处均有石屋,可能为岗哨,每间七八闲居米。《临朐村镇志略·五井卷》说崮顶面积约1.2闲居公里,我合计面积莫得这样大。在崮顶转悠时,发当今围墙及岩石上有大小不一的10个石东谈主堆,高约1-3米,直径平均1米傍边。源头不知此为何用,其后读到网友的一篇先容笔墨,说他去时唯有3个石堆,并认为这是玛尼堆,属于藏传释教的一种民俗。其时最高的一个石堆上有一个大“莲花”,内置太阳能读经机,一遍遍重叠播放着“南无阿弥陀佛”,阐述其确为释教民俗。崮顶少广阔植被,玛尼堆之间、寨墙表里,长有低矮的酸枣、黄栌、椿树、黄荆、大果榆等林灌,及野韭、山芹、柴胡之类。
崮顶石屋遗迹
崮顶玛尼堆
说到郭老崮的另一个名字“阁老崮”,不得不提清初名臣冯溥。据清光绪、1991年、2004年三版《临朐县志》中关联冯溥的实质,详尽先容如下。冯溥(1609-1691),字孔博,号易斋,又号云海,临朐冶源东谈主,冯裕六世孙。18岁中秀才,31岁中举东谈主。清朝入主华夏后,39岁(清顺治四年,1647)中进士,即授翰林院庶吉士,不久升为秘书院侍读学士,十六年(1659)升为吏部右侍郎,后累官至文体殿大学士(正一品)兼理刑部,康熙二十一年(1682)致仕,康熙二十五年(1686),朝廷加冯溥为太子太傅,康熙三十年(1691)卒于益都,常年83岁。朝廷谥为“文毅”并赐御葬。一世喜作诗,传世有《佳山堂诗集》,王士祯、陈维崧、方象英等十几东谈主为之作序,并入《四库全书》。冯溥于康熙六年和十八年两次任会试考官,清光绪《临朐县志·冯溥传》载:“十八年(1679)为会试正考官,适诏试博学鸿儒,溥所荐法若真、曹溶、施闰章、沈珩、叶舒崇、曹禾、陈玉璂、米汉雯等,各授侍读编修。而毛奇龄、朱彝尊、陈维崧,一时皆出其门。”
冯溥为康熙所重,屡上疏乞休不许,直到74岁才准他致仕归乡。这与冯溥慧眼识才和擢拔关联。他培养简拔东谈主才,为清初诗文回应,作念出了孝敬,因而冯溥在清初文学界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冯溥为清初名臣,民间有许多与之关系的外传。坊间传冯溥考取功名时,一日念书劳累,抱书而眠,梦见我方到郭老崮,有一个水池,鱼翔浅底,游鱼细石及山的倒影明晰可见,足下刻“靠山”两字。比及会试,冯溥确凿进士收用,壮志已酬,思起梦中之事,便在回乡之时游览八岐山。他登上郭老崮,立于山巅,一览群山小,遂感叹谈,“他山岩石散乱,彼此轩邈,唯八岐山郭老崮山体清翠柔柔,不与之争锋,故成其高”。冯溥成绩于该崮的启发,为官礼让清翠,官至内阁大学士,康熙帝拜其为相国,是为“冯国老”“冯阁老”。冯阁老归心如箭后,以75岁乐龄到八岐山,再次登上郭老崮,后东谈主们遂称其为“阁老崮”。
在实地访问屯子、山川时,对于村名、山名来历,有许多是来自当地流传的外传故事。对于名字来历与外传的关系,《青州市地名志》(1992)所附《对于当然屯名来历及含义的几个问题》一文,读后感到很有启发性。
郭老崮西侧山下不远,有一个原属临朐、后归青州的绮丽屯子——钓鱼台村,村边湾上有巨石如台,颇适垂纶,故称此台为“钓鱼台”,明进士、临朐东谈主傅国撰《昌国艅艎》有记。村侧有明末工部尚书钟羽正所建沧浪亭遗迹,钟羽正所著《崇雅堂集》和《临朐续志》均言,有披羊裘者钓于此,遂传钓鱼台为东汉隐士严子陵(严光)钓鱼处。后钓鱼台成为弥河支流石河的一处景点。
上文说:“磨练无文件纪录的古村,外传就成了很有数的而已。但对外传不行不信,也不行全信。有的外传,正本即是谈听途说,生吞活剥。有的虽顺理成章,但在千万东谈主口口相传中,或节外生枝,或旋乾转坤,或僵李代桃,‘增饰多方,违情日远’。对于合适事理见缝就钻的外传,即使杂糅以虚构,今天已无法辩其真伪,只可一误再误;对于荒唐离奇,违背科学者,格外是兹事体大历史东谈主物、历史事件者,必须再征之信使,揆之事理,以尽量减少缺陷。有的已为古东谈主评论过,经开国后发掘、考据,旧说自破。但有的外传在人人中流传甚广,树大根深。如钓鱼台传为东汉隐士严子陵(严光)钓鱼处,与汗青不对。严子陵钓于浙江省富春江……为宝石志为信使之原则,皆遗弃不取,然而这类外传,由于流传日久,久了东谈主心,深嗜者喜闻,偏盛者乐谈,贪载传奇者喜从天降。裁剪者如拒不入志,则众情难违,因此袭取存异、存疑、存奇等变通手法,仅供参考,并非曲笔阿世之意。”以上对“与汗青不对”,但又“流传日久,久了东谈主心”的与外传关联的地名来历时,提供的这种“变通”要道,可供模仿。
钓鱼台水库
2024年9月4日整理老师 足交
八岐山临朐郭老崮天井岭冯溥发布于:山东省声明:该文瞻念点仅代表作家本东谈主,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干事。